2024年12月22日下午,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换届会议在上海虹桥西郊庄园丽笙大酒店隆重举行。会议以“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新思维”为主题,不仅是对过去校友会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规划。
经审议并表决通过《东南大学校友总会上海校友联谊会管理办法》后,会议共选举产生142名第八届上海校友会理事(其中28名常务理事),68名副会长。樊嘉当选会长,王茂廷当选执行会长,薛军当选秘书长。此外,为了更好地指导新一届校友会开展工作,践行“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宗旨,第八届校友会聘请贺林、常青、李华彪担任名誉会长,刘牧群、张林、胡培亮、郑萍担任顾问,徐淑涛担任监事。
(新任会长 樊嘉)
新任会长樊嘉院士在大会上发表就职讲话。他指出,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全球科创中心城市,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沪校友总数约有六万之众,人才辈出,实力雄厚。新一届校友会提出了“广聚沪上校友,共筑东南之家;成就英豪事业,同续母校芳华”的倡议,将致力于搭建一个交流、合作、互助的平台。他提出,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将持续践行“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宗旨,充分了解校友需求,助力校友事业发展;围绕母校建设规划方向,主动建言献策,组织校友参与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弘扬东大精神文化,传承母校优秀传统;结合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积极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持续提升母校在上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黄大卫等嘉宾莅临大会。全国各地20余个兄弟校友会、在沪兄弟高校校友会的代表到场祝贺。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 左惟)
在换届会议尾声,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致辞。他表示,校友是母校永远的牵挂,学校将持续关注并全力支持校友及校友企业的成长发展,努力提升校友服务质量和校友工作内涵,做好校友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助推学校和校友间的“双向奔赴”,实现校友与母校“共生、共享、共赢”。
据了解,东南大学作为国内理工科强校,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万分之一,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千分之一,16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百分之一。尤其在电子科学和通信工程领域,东南大学在该学科有着较大优势。在上海由东大校友控股和参股的上市公司有二十多家,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做出一定贡献。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高端论坛隆重举行
当日,本次论坛由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主办,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的高端论坛在上海虹桥西郊庄园丽笙大酒店隆重举行。
上海市杨浦区委副书记周嵘在论坛上表示,杨浦区作为上海市的科技创新高地,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杨浦区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生态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企业入住和创新人才来杨浦发展创业。此次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不仅为产业创新注入了思想动能,也为区域发展带来了宝贵的合作契机。
(东南大学校友、华为公司原董事 徐文伟)
东南大学校友、华为公司原董事徐文伟发表了题为《企业创新战略》的主题演讲。他从自身的企业管理与创新经验出发,深入阐释了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通过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技术研发和组织创新实现持续增长。他强调,创新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更是驱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为论坛的高潮环节,题为“科技投资与产业创新的联动引擎”圆桌讨论汇聚了政、产、学、研、资五界的重量级嘉宾,包括太仓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华东、凯石基金董事长经济学家陈继武、启迪控股副总裁、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威、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副总经理罗春、新博雅学园创校校长杨运动,飞凡创投创始合伙人陈音如担任主持。
徐华东从政府角度分享了地方在产业创新中的角色。他提到,政府不仅是政策制定者和生态营造者,更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天使基金等方式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全周期的资金支持。例如,太仓市通过与市场化基金合作,共同发起子基金,重点投资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创新生态的发展。
罗春聚焦汽车芯片领域,指出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产业链自主可控成为关键。他强调,芯片行业需摆脱”跟随创新”模式,转向”引领创新”,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具有技术壁垒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中赢得优势。
韩威分享了启迪科技园的经验。她回顾了从孵化器的早期探索,到“孵化+投资”模式的建立,再到构建贯穿创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链条的实践历程。目前,启迪控股已在全球布局180多个孵化器,累计孵化并投资了超过100家上市企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陈继武则从资本角度阐述了投资在产业创新中的作用。他指出,投资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是资源的赋能。通过帮助创业企业突破供应链、建立管理体系和开拓客户渠道,投资机构能够有效降低创业风险,提高企业存活率。此外,他还强调,未来的投资方向应更加注重差异化竞争,选择具有创新基因和长远技术壁垒的企业。
杨运动从教育角度探讨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他提出,当前教育应从“知识传授”向“问题解决”转变,通过项目制学习、小课题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协作能力。他还倡导产教融合,为青少年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平台,帮助他们从学习阶段就具备创新和创业意识。
本次圆桌讨论不仅启发了与会者对于科技投资与产业创新的思考,更为各界合作提供了实践路径。未来,东南大学校友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推动产学研资深度结合,共创科技创新的辉煌未来。
(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