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几千年里,已经由原来简单配饰演变为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物品,当珠宝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之后,珠宝的表现主题越来越丰富,艺术家们借珠宝之口说出故事让叙事性、记录性首饰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从古至今,经久不衰的对权力、财富、幸福的追求,对情感的沉淀与抒发、对往昔的纪念与回忆、对历史和事件的回顾与总结等等成为艺术家们主要的表达主题。
珠宝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在奥黛丽•赫本身上的珠宝时为了衬托美丽,在温莎夫人看来珠宝首饰是爱情的象征。
著名的学者罗朗·巴特(Roland·Barthes)提出叙事可以用任何手段去表达,可以以绘画、话剧、彩色玻璃、电影等形式出现,它不受时间、地点和社会种族的限制。从此之后叙事出现在各个领域,不仅仅限于文学题材。近年来,叙事性设计成为现代设计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重要课题。
叙事性首饰是将某件事的观点浓缩提炼至小体量的物件当中,制造者用造型元素让首饰“发声”,佩戴者运用本身的肢体语言作为载体去表现,最后观看者理解首饰作品所描述的故事。其概念是由首饰家杰克·坎宁安(Jack·Cunningham)在其博士论文《制造者-佩戴者-观看者(Maker-Wearer-Viewer)(2007)》中提出的。叙事性首饰作品的呈现是设计师运用视觉语言对文本信息认知和翻译的过程,因此每一件叙事性首饰作品都有独特的语言和意趣。
大部分珠宝主要目的并不是叙事,而是具有一种隐含的寓意,比如是对图腾的膜拜,或者是宗教信仰等等。中国清代蝴蝶形项圈银锁,通体是用银做成的,以拜寿为题材。这是中国典型的首饰,象征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艺术运动为珠宝首饰设计带来春天,一批完全不同以往的首饰出现在大众的眼前,故事主角可以是任何人或者任何动植物等等。
“叙述性珠宝”的独特性使之能说多种语言——可以做时评,可以谈政治,可以谈其他你所能想到所有的话题,还能会心的使人幽默。叙事性设计的理论指导源于叙事学。
当代叙事性首饰能够表达设计者主观情感和思想,这样能够让艺术家在充分体验艺术创作的同时打动人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既可以成为个人风格强烈的艺术品,也可以衍生成商业化产品。当代叙事性首饰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更是情感的记录与表达,总的来说,它不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故事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