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个月用了3.7亿颗国产芯片,汽车行业大举推进国产芯片替代

前5个月用了3.7亿颗国产芯片,汽车行业大举推进国产芯片替代

从 “芯片自主”迈向”芯片崛起”

中国芯片产业谱写新篇章

自从被列为国家战略以来,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势头如火如荼。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制造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中国芯片已逐步走出了依赖进口的窠臼,在多个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特别是在汽车电子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这并非一蹴而就。多年来,中国芯片产业一直在艰难探索,经历了从”自主可控”到”坚持创新”的转变。如今,中国芯片制造已具备生产28纳米、14纳米乃至7纳米芯片的能力,不仅在性能上赶上了国际水平,在成本方面还具有显著优势,这得益于国内企业的不懈努力。

尤其是在汽车电子领域,中国芯片厂商凭借着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价格优势,开始大规模替代进口芯片。仅在今年前5个月,中国就已采用了3.67亿颗国产汽车芯片,占据了国内汽车芯片市场的半壁江山。这对于整个汽车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还能确保芯片供应的稳定性,摆脱对美国等国的依赖。

前5个月用了3.7亿颗国产芯片,汽车行业大举推进国产芯片替代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芯片制造企业的实力正在不断增强。中国电科、中国电子、华润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国内汽车芯片的主要供应商,他们生产的芯片不仅在性能上达到了要求,而且成本更加优惠。这使得国内汽车制造商纷纷转向采用国产芯片,获得了明显的成本优势。

与此同时,中国芯片产业正在向更高端领域发展。不仅在模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传统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在更加先进的14纳米、7纳米芯片制造上,中国企业也已经实现量产,满足了国内大部分芯片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美国等国际芯片巨头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甚至引发了他们的恐慌。

以德州仪器为例,由于无法与中国芯片企业抗衡,该公司的模拟芯片价格被中国产品大幅压低,最高跌幅达到90%以上。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中国制造企业的成本,也反过来打击了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可以说,中国芯片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在某些领域逐步超越了国际巨头,正在成为引领全球芯片产业发展的新势力。这背后既有坚持自主创新的决心,也得益于政府的持续支持和引导。

展望未来,中国芯片产业还将继续向更高端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内,在国产汽车芯片的带动下,中国国产芯片将在更多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并大举进军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芯片自主”到”芯片崛起”,中国芯片产业必将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前5个月用了3.7亿颗国产芯片,汽车行业大举推进国产芯片替代

中国芯片从”赶超”到”引领”的蜕变

在汽车电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之后,中国芯片产业正在向更广阔的领域进军。不仅在家电、消费电子等传统领域持续替代进口,在工业控制、通信设备等高端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彰显出日益增强的实力。

以5G通信为例,作为最先进的通信技术之一,其核心芯片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但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华为海思、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国内厂商相继推出了自主研发的5G基带芯片,在性能和成本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甚至超越了高通等老牌厂商。

这不仅帮助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摆脱了对进口芯片的依赖,也使中国芯片在全球5G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以2022年为例,华为5G基带芯片占据了全球5G终端出货量的三成以上,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军者。

类似的情况在工业控制领域也同样出现。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工业控制芯片一直被国外厂商把持。但近年来,中国企业如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在工艺制造、电路设计等方面不断突破,相继推出了满足工业控制需求的自主芯片产品。

前5个月用了3.7亿颗国产芯片,汽车行业大举推进国产芯片替代

这些芯片不仅在性能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成本更加优惠,赢得了国内制造企业的青睐。据统计,仅2022年上半年,国内工业控制类芯片出货量就达到了3.8亿颗,同比增长超过30%,充分展现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芯片在消费电子领域也开始扬威。以手机芯片为例,华为海思、vivo、OPPO等国内手机厂商相继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手机芯片,不仅在性能上与高通、联发科等国际巨头相当,在性价比上还具有明显优势。

这使得包括小米、realme等在内的众多国产手机品牌纷纷采用国产芯片。据预测,2023年国产手机芯片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将超过60%,这势必进一步压缩高通等国际厂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可以说,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后,中国芯片产业正从”赶超”进入”引领”阶段。这不仅巩固了中国在全球芯片产业中的地位,也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随着国产芯片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国芯片产业必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从”自主可控”到”引领未来”,中国芯片正在谱写新的篇章。

【来源:经济界】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界”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界。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经济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 国产芯片制程的内忧外患,何时才能实现追赶与超越?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一个东西虽小,却能操纵整个世界的命脉——没错,就是那些细如发丝的芯片。你可能没注意到,但它们已经悄无声息地主宰了你的手机、汽车乃至咖啡机。 首先,让我们倒回去看看芯片的进化史。想象一下,早在几十年前,最先进的芯片还在用着跟现在孩子玩具一样的技术,可现在,它们已经可以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了。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像是一部科幻电影的剧情。…

    9小时前
    0
  •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上海举办首届青少年AIGC创新艺术展

    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6月27日,“AI未来”上海首届青少年AIGC创新艺术展(以下简称“艺术展”)在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隆重举行。AIGC教育以其跨学科、创新性、实践性等特点,在青少年教育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而通过参与AIGC艺术展,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次艺术展是由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主办,上海市虹口区…

    15小时前
    0
  • 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不宜大干快上 | 新京报快评

    资料图:高校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堂上,学生在做实验。图/新华社 人工智能或许是当下最火爆的专业之一。 据北京商报报道,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498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9所高校成功备案或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在全国3000多所高校中占比仍然较低。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多个高校宣布将人工智能加入通识必修课程。 人工智能毫无疑问是…

    15小时前
    0
  • 人工智能飙升为“C位”话题:如何确保AI技术听命于人类?

    历时3天超200场主题交流活动,世界经济论坛第15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于2024年6月27日闭幕。 围绕“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主题,与会1700多名全球领袖开启“头脑风暴”,试图向世界擘画一个类似科幻电影、充满机遇和梦想的新未来。其中,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相关讨论几乎遍布整个会场,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本届论坛毫无争议的“C位”话题。 …

    16小时前
    0
  •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观众指南来了:如何报名,论坛、展览哪些值得看?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已向观众全面放开注册通道。大会分为会议论坛和展览。会议论坛聚焦AI治理、大模型、具身智能等重点话题。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以下简称“WAIC 2024”)将于7月4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上海世博展览馆拉开帷幕。澎湃科技了解到,此次大会论坛时间为7月4日至6日,展览时间为7月4日至7日。目前大会已向观众…

    16小时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