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自己”、小姐姐秒变大力士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聪明?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在上海举办。总台央视记者在现场逛下来,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本届大会“人工智能”的元素正快速改变着许多领域,“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前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

人工智能:

驱动行业变革新引擎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数字人):大家好,我是总台央视记者古峻岭的数字人,此时此刻我正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现场,让我们一起体验最新最酷的人工智能吧。你对人工智能有什么期待?有什么问题?可以告诉我,我们共同探索。

记者采访“自己”、小姐姐秒变大力士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聪明?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真是一种特别奇怪的感觉,我还是第一次自己采访自己。这对我们电视从业者,特别是主持人,播音员来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过从好的一面来说,以后也会为我们减轻很多的工作压力。比如我出差了,或者嗓子哑了,我的数字人就会出来帮我工作。

不仅是神态、动作、音色、说话方式,记者的数字人和真人难以区分。而同样的神态,动作和音色,还能生成其他多国语言。虽然听起来是记者的声音,但是英语的确说得溜多了,一起来感受一下。

记者采访“自己”、小姐姐秒变大力士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聪明?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数字人):Hello everyone,I am the digital twin of CCTV reporter GuJunling.大家好,我是总台央视记者古峻岭的数字人,此时此刻我正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现场。

记者采访“自己”、小姐姐秒变大力士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聪明?

不只是在生活领域里有广泛的应用,人工智能已经大量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特别是在一些垂直细分工业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

记者采访“自己”、小姐姐秒变大力士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聪明?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在这个大屏幕上,就是一个实时传送的无人矿卡驾驶室内部的场景。驾驶室里空无一人,但是方向盘时不时还在转动。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哪怕远在万里之外的矿车,它的载重情况、行驶速度等参数都在这里一目了然。

记者采访“自己”、小姐姐秒变大力士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聪明?

人工智能在这个矿山的应用,使在这里作业的近300辆无人矿卡成为全球单矿最大无人驾驶车队。

记者采访“自己”、小姐姐秒变大力士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聪明?

参展商 林巧:我们将AI技术应用到矿山,实现了矿山的无人驾驶,经历6年多的发展,已经实现了610台矿车的无人驾驶常态化运行,无人驾驶的里程达到了1160万公里。我们也非常重视安全运行,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6年多的安全运行,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国家权威机构的安全认证检测。

人形机器人霸屏展会

展示超强“行动力”

相较于去年人工智能模型百舸争流的厮杀,今年更多的是人工智能应用和姿态各异的机器人。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形机器人、四足与轮式机器人、机械臂与机械手等创新成果惊艳亮相,赚足了眼球。它们都具备哪些能力?距离走进我们生活还要多久?一起去展会现场一探究竟吧。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机器人阵列展区,首次集中亮相了18款代表着国内最先进水平的人形机器人。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这些机器人们正在跟观众朋友们打招呼。

记者采访“自己”、小姐姐秒变大力士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聪明?

人形机器人,成为今年展会上一道十分吸睛的风景。展会上,国内外的科技企业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展会也专门重点打造了人形机器人专区。25款人形机器人,数量远远超过了往届。

记者采访“自己”、小姐姐秒变大力士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聪明?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一个重达60斤的水袋,我试图抬起它,根本搬不动。但是只要穿上一个可穿戴设备,我就会变成一个大力士。我90斤的体重,很轻松可以搬动60斤的水袋,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记者采访“自己”、小姐姐秒变大力士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聪明?

参展商 徐振华:内部有自己的软件和一些人工智能学习的功能,它通过传感器去侦测你的动作,然后根据你的动作做出相应的反馈,也就是让机器人猜你的动作,这样能够输出相应的力到你的腿上,帮助你去搬运东西。这类机器人一般自重在5公斤左右,负载能够达到30多公斤。

记者了解到,眼下,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转化的关键时期,产业规模正在快速增长。

记者采访“自己”、小姐姐秒变大力士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聪明?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所所长 魏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大模型的进展,它能够自主规划它的行动。同时人形机器人在机械控制上,在物理载体上进展也非常快。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能够应用到生产车间,应用到一些生活服务的场景中,总的来说应该是进入一个“快车道”。

记者采访“自己”、小姐姐秒变大力士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聪明?

根据赛迪顾问最新报告显示,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张伟 古峻岭 张丛婧 盛瑾瑜)

【来源:经济界】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界”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界。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经济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Previous 2024-07-07 下午7:36
Next 2024-07-07 下午8:24

相关推荐

  • 海信X3Pro:“可感、可知、可视”AI多维打造智慧空气体验

    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理念的升级,家电市场正经历从“功能导向”向“体验导向”的深层变革。与此同时,AI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家电产品形态和市场格局。AI算法的加持,不仅带来了更智慧的交互体验,也推动家电产品迈入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时代。 在前不久结束的2025AWE上,各大品牌围绕行业深刻解读了未来家电智能化与AI技术深度融合的潮流趋势,其中由海信带来的“…

    2天前
    0
  • 海信家电发布2024年报,经营活动现金流累计两年处于行业正常水平

    3月28日晚,海信家电发布2024年报。公司实现营收927.46亿元,同比增长8.35%;实现归母净利润33.48亿元,同比增长17.99%。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继续推出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现12.3元(含税),分红同比增长21.42%,分红比例从2024年的49.46%提升到2025年的50.89%,显示出长期性的投资价值回报。 另外,记者注意到…

    4天前
    0
  • 海信家电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99%,AI家电阵容集体亮相AWE

    3月28日,海信家电(SZ 000921,HK 00921)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7.46亿元,同比增长8.35%;归母净利润33.48亿元,同比增长17.99%;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3元(含税),同比增长21.42%,体现了对股东的长期承诺和回报。 报告期内,海信在行业内率先发布了自研星海大模型…

    2025-03-28
    0
  • 中微公司发布首款晶圆边缘刻蚀设备Primo Halona™, 刻蚀关键工艺全覆盖再进一步

    在SEMICON China 2025展会期间,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公司”,股票代码“688012.SH”)宣布其自主研发的12英寸晶圆边缘刻蚀设备Primo Halona™正式发布。中微公司此款刻蚀设备的问世,实现了在等离子体刻蚀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创新,标志着公司向关键工艺全面覆盖的目标再进一步,也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

    2025-03-27
    0
  • “菌小宝之夜” 演唱会:跨界融合,为健康与音乐共谱新章

    近日,2025 菌小宝之夜群星演唱会正式官宣,将于 5 月 25 日晚在淮安体育中心体育场震撼开唱。这场备受瞩目的音乐盛典,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蕴含着主办品牌菌小宝深远的意义。 菌小宝作为中国高端益生菌行业的领军品牌,始终秉持着独特的品牌理念前行。其品牌定位为 “全生命周期肠道微生态健康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旨在为不同年龄段人群提供全面的肠道微生态健康呵护 …

    2025-03-27
    0